更新时间: 2024-05-27
巴中老酒茅台回收如何鉴别60年代老茅台茅台身为国酒,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。60年代的中国,有重大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,也有爆炸成功的振奋人心,这个年代,物资极度匮乏,茅台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坚韧成长。今天,茅友公社将为大家讲述“60年代”内销茅台酒的特征,伴随着茅台老酒的醇香去感受那段岁月。60年代内销茅台酒主要特征“三大革命”茅台:从1966年起,内销五星茅台酒背标文字中出现“三大革命”,俗称“三大革命”茅台。“三大革命”茅台是的产物,一直沿用到1982年。从土陶瓶到玻璃瓶:1966年以前,茅台酒酒瓶一直使用贵州当地生产的陶瓷瓶,但烧纸这种瓶子成本较高,为了降低成本,从1966年开始,茅台酒改为乳白色玻璃瓶。玻璃瓶成本低、密封性好、不渗漏,以及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,还可以拥有净白的瓶身,两全其美。1968年,内销茅台又出现过白瓷瓶,那是因为酒瓶库存原因造成的现象。从繁体字到简体字:1966年以前,内销茅台背标文字为繁体、竖排,而自1966年以后,背标文字改为横排、简体。从木塞到塑料螺旋盖:1966年,茅台酒厂接轻工厅通知,内销茅台的瓶盖由木塞改为红色塑料螺旋盖。日期为蓝色